2025年9月13日是第26个“世界急救日”。为普及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,提高居民自救互救能力,卧龙区应急管理局联合市防震减灾中心、南阳市红十字会、卧龙区红十字会、南阳市志愿者协会走进武侯街道武侯社区,开展了一场以“人人学急救,急救为人人”为主题的应急救护知识普及活动。通过理论讲解、实操演练和互动体验,为社区居民送上了一堂生动的“生命安全课”。
核心技能培训:从理论到实践
活动现场,区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讲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,围绕日常生活中高发的意外场景展开教学。针对气道异物梗阻问题,讲师重点演示了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要领,通过“剪刀-石头-布”口诀帮助居民快速记忆手法,并强调“黄金4分钟”对挽救生命的关键作用。
在心肺复苏(CPR)环节,讲师利用模拟人道具分步骤讲解操作流程,针对成人、儿童等不同对象的按压深度、频率差异进行对比说明,并同步演示AED除颤仪的使用方法。现场居民学习热情高涨,纷纷主动上台参与模拟操作。讲师通过“一对一”指导纠正动作细节,确保每位参与者掌握“评估环境-判断意识-胸外按压-人工呼吸”的全流程规范。

急救知识全覆盖:从创伤处理到疾病应对
活动第二环节,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讲师系统梳理了医用急救常识,涵盖创伤止血、骨折固定、烧伤处理及突发疾病的应急措施。讲师通过案例分析强调“科学施救”的重要性,例如错误搬运可能导致伤者二次损伤,并现场演示三角巾包扎、绷带固定等实用技巧。
“这些知识看似简单,但危急时刻能决定生死。”参与活动的杨女士表示,“以前遇到孩子磕碰只会慌张,现在知道如何快速止血和固定伤口,心里踏实多了。”
实战演练:居民化身“急救员”
理论教学后,活动进入实操演练环节。居民们在讲师指导下,分组进行心肺复苏、AED操作和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模拟训练。一名参与实操的年轻父亲感慨:“今天亲手完成一次标准的心肺复苏,才真正体会到‘时间就是生命’的含义。以后遇到紧急情况,我有信心能帮上忙!”
活动现场还设置了互动问答环节,讲师针对居民提出的“异物卡喉是否需拍背”“AED使用是否需要专业培训”等问题进行详细解答,并发放急救知识手册和便携急救包,强化学习效果。

传递生命理念:从技能普及到社会共治
此次活动不仅教授了急救技能,更倡导了“人人参与、守护生命”的社会责任。卧龙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我们希望通过这类活动,让更多居民成为‘第一响应者’,在专业救援到达前争取黄金时间,减少意外伤害的损失。”
据统计,本次系列活动覆盖社区居民200余人次,现场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。参与者普遍反馈,课程内容贴近生活、实用性强,尤其是实操环节“干货满满”。卧龙区红十字会负责人透露,未来将联合应急管理部门,持续推进急救知识进校园、进企业、进农村,构建全民应急防护网络。
当意外发生时,一双掌握急救技能的手,可能成为他人重获新生的希望。卧龙区此次“世界急救日”活动,以“知识赋能+实战演练”的创新模式,让急救理念深入人心,为构建安全社区、和谐社会注入了温暖力量。

首页
BV伟德官方网站APP
伟德安卓app下载安装
政务服务
互动交流
专题专栏